欢迎光临天水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2025年01月05日 星期日
档案利用

《回望六十年——建国以来天水档案撷珍》摘录:中国农村的又一次重大变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发布日期:2014-04-22 15:48    作者:作者:张淑艳 

中国农村的又一次重大变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农村继解放初的土地改革和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无疑是中国农村的又一次重大变革。

 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同时提出新农村建设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发展目标全面推进。

 2006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同年,天水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百村示范”、“千村推进”行动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把深化农村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天水“十一五”时期的战略重点和任务之一。确定了十一五期间将在我市100个村进行新农村建设的重点示范、1000个村进行整体推进。目前。全市共建立新农村建设省级示范村8个,建立第一批新农村建设市级示范村45个,第二批示范村55个村,从而正式拉开了全市新农村建设的序幕。

麦积区伯阳镇曹石村作为省列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起步较早,基础扎实,成为全市新农村建设的缩影和代表。在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曹石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结合本村的实际,积极推进山区新农村建设。

(曹石村远景)

 

一是发展生产、改善民生。曹石村在新农村建设中立足村情,牢牢抓住发展生产这一根本,从改善民生入手,不断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从2002年开始,曹石村村班子就致力于发展本村经济,积极争取西部扶贫世行贷款项目和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先后累计完成扶贫投资528.4万元`,组织实施电力提灌、基础设施等项目9个,经济林果、气调库、果品交易市场等增收项目6个。2003年以来,曹石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兴林果业,引进优良品种,实施老果园改造,全村2000亩果园全部达到了良种化,年均果品销售收入就超过300万元,占村民收入的90%以上;开展植树造林,兴办“绿色银行”,建成一条长5公里、总面积1800亩的人造林带,从而使全村林木覆盖率达到了61%;兴修梯田1600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7%;同时,投资277万元建成库容1000吨气调式果库1座,建成占地128000平方米的果品交易市场。到2008年,曹石村人均纯收入达到6800元,村集体积累达430余万元。曹石村农民从发展生产中真正享受到了新农村建设的成果。

二是建设新村、倡导新风。曹石村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全面推进该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始终突出一个“新”字——村容村貌新、村风民风新。近年来,曹石村先后硬化了310国道至曹石通村道路主干道4.67公里,对927公里农田道路进行拓宽;投资690余万元,建成71户小康民居,去年又投资350万元启动了47户群众的移民搬迁工程,目前47户二层楼房民居已完成主体工程;在村庄的主要路段安装路灯22盏,为40户村民安装上了太阳能暖房,完成“一池六改”71户;配备了5万元的群众健身器材,建成农家书屋、农家超市和幼儿园。目前,全村自来水入户率、适龄儿童入学率、有线电视入户率均达到100%。为了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村上还定期进行科学技术培训,村民学文化、学技术蔚然成风。同时开展“五好”家庭、“十星级”农户、好婆婆、好媳妇等的评选活动,形成了淳朴文明的村风民风。2006年,曹石村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村”。

三是村务公开、管理民主。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让村民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是曹石村新农村建设的又一显著特点。曹石村新农村建设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并取得成效,是与村民的热情参与分不开的。在曹石村新农村建设中民主管理最生动的体现就是尊重村民的意愿,办村民最想办、最需办、最急办的事,真正让村民自己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和建设。曹石村在制定新农村建设“十年”规划时,党支部、村委会严格依据村民议事制度,动员广大群众出谋划策,积极参与,让村民海选出最关心、迫切需要解决的十件大事,再让村民进行投票,并按照群众关心程度和得票数,先后依次编入十年规划,真正把村务公开落到实处,增强了透明度,使新农村建设从一开始就成为村民自己的事。与此同时,党支部加强对党员的管理,创新了党员编组设岗定责制度,实行党员干部目标责任量化考核和民主评议,对全村的所有工作实行党员干部划片包干,积极开展“十星级”党员评选和党员结对帮扶活动,调动了党员干部的积极性,提高村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新农村建设有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2003年,时任中组部部长的贺国强同志视察曹石村,对曹石村的各项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如今的曹石村,一排排规划齐整、错落有致、干净漂亮的新民居;一条条纵横交错的道路;一片片绿色的果园,一个个精神焕发的村民……,好一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和谐画卷。

在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和推进村的带动下,全市新农村建设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近几年来,财政共安排新农村建设资金1500万元,每个示范村20万元,8个省定试点村累计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6322.78万元,用于示范村和推进村巷道硬化的财政资金达到了7800多万元。目前,以“百村示范、千村推进”工程为载体,全市已初步形成了产业支撑型、城郊互动型、生态旅游型等各种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模式。全市100个示范村的主导产业收益占农民总收入的比重达到75%以上,2008年示范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813元,推进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409元。在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农村道路、安全饮水、农村沼气、农村电网、小型水利、通讯等都取得了显著成效,新建设成人畜饮水工程56处,沼气池5462,垃圾处理集中堆放点289个。通过开展村内巷道硬化、修建文化广扬,不仅使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而且使农民的生活习惯和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天水档案局
承办单位:天水档案馆
地址: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民主西路34号
   ICP备案号:陇ICP备1000089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