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天水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2024年05月04日 星期六
名人档案

邓宝珊

发布日期:2012-04-19 17:07

邓宝珊 (公元1894年一1968年),名瑜,字宝珊,小名天成,原籍天水市麦积区二十里铺乡邓家庄,祖辈移居秦州,住西关忠义巷。著名爱国将领,中国共产党的忠实朋友。历任国民军旅长、师长、副总指挥、总指挥、副司令、司令,民革中央副主席,甘肃省政府主席,省长等职。

邓宝珊11岁进私塾读书,两年后父亲去世,家境贫寒,被迫辍学,打零工贴补兄嫂家用。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邓宝珊离家赴兰州在一家水烟厂做学徒,适逢新疆伊犁的新军在兰州募兵,便投军到了伊犁。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在伊犁加入同盟会,参加了伊犁起义。在攻打惠远城的战斗中,连长阵亡,邓宝珊挺身而出,指挥部队,出奇谋,克敌制胜,著立战功,升任新军标统杨攒绪部参谋。袁世凯篡权窃国,缉杀革命志士,邓宝珊绕道西伯利亚,又经东北、津京返归故里。民国兰年(公元1914年),前往陕西寻找伊犁同盟会同志,参加了陕西北方革命党人的"华山聚义",初识胡景翼、井勿幕、续范亭等人,共同策划并积极参加了反袁斗争。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元月,邓宝珊与董振武协助张义安成功举行了"三原起义"。于右任,井勿幕等组建陕西"靖国军",邓宝珊任右翼部队前敌总指挥,积极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孙中山先生特函"藉问劳苦,并以为勖",勉励邓宝珊"坚持初志,百折不挠"。

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九月,联络冯玉祥、孙岳组建国民军,发动了"北京政变",推翻了北洋直系军阀控制的北京政府。衷心赞同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联名通电敦请孙中山先生北上主持国事。先后任国民军旅长、师长、国民联军援陕副总指挥等职,率部转战于冀、鲁、豫间,屡败北洋军阀。期间由葛霁云引荐,与共产党人李大钊相识。与共产党人刘伯承、邓小平多有接触。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九月,刘振华部围困西安八个月之久,邓宝珊以有病之躯,亲临指挥,始得解围。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邓宝珊回到西北后,应杨虎城之邀,任西安绥靖公署驻甘行署主任,与省主席邵力子通力合作,整顿甘肃军政,安定社会秩序,恢复生产。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驻甘行署撤销后,邓宝珊改任新编陆军第一军军长(中将衔)。同年11月,受命处理甘肃"双岔事件",本着分清是非,维护民族团结的精神,顺利解决了甘南藏族部落间的纠纷,深受藏族上层人士和群众好评,被誉为"公正廉明的楷模"。邓宝珊身为国民党高级军事将领,在政治上始终坚持开明、进步的态度。在中共中央"八一宣言"的感召下,赞成停止内战、团结抗日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为此奔走于晋、冀、鲁、陕,分别会晤阎锡山、宋哲元、张学良、杨虎城等人,呼吁各方团结抗日。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邓宝珊积极支持张学良、杨虎城义举,拥护中国共产党和平解决的正确主张,亲自参加了谈判,促蒋抗日。"七七事变"后,邓宝珊主动请缨抗战,先后任第二十一军团长、第二战区北路军副总司令(总司令傅作义)、晋陕绥区总司令等职,驻防榆林。在晋、陕、绥边境的广阔地域,顽强地抵抗侵华日军的进犯,取得了东胜阻击战、新城防卫战和渡河奇袭等战役的胜利,受到军委会的嘉奖。同时,与陕甘宁边区建立了长期睦邻友好关系,与中共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相交甚笃。1945年,毛泽东主席亲笔致函褒奖:"八年抗战,先生支撑北线,保护边区,为德之大,更不敢忘"。

抗战胜利后,邓宝珊对蒋介石发动内战极端不满。1946年4月初在重庆的一次军事会议上,他曾向蒋介石当面陈述忠言:"人心厌战"。经过八年抗战,民穷财竭,国力空虚。打的话,经济上会崩溃。"1949年1月14日,邓宝珊、傅作义和人民解放军平津前线司令部商谈和平解决北平问题,邓宝珊不惜冒生命危险,几次穿越火线,最后终于达成协议,促成举世闻名的"北平和平解放",时人称邓宝珊为"和平将军"。1月16日,双方签订《和平协议》;22日协定公布,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入城,北平和平解放。1949年2月22日,傅作义和邓宝珊将军前往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中共中央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亲切会见了他们。8月,傅作义、邓宝珊又受毛泽东主席委托,同乘专列到达绥远,协助绥远董其武将军实现了绥远的和平解放,促成了宁夏马鸿适部队的起义。为表彰邓宝珊将军等在人民解放事业中做出的突出贡献,1955年,被毛泽东主席授予一级解放勋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邓宝珊历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

全国委员会委员、政协第三、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委,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民革中央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委员、甘肃省政府主席、省长等职。在长期主持甘肃省人民政府的工作中,邓宝珊非常重视调查研究,深入基层,接近群众,体察民情,倾听群众意见,足迹遍及全省70多个县、市。1954年,邓宝珊陪习仲勋到甘肃一些地方视察农业,提出许多宝贵意见,得到中央高度重视。在1959年甘肃出现严重的缺粮问题时,邓宝珊不顾个人安危为民请命,向周恩来总理反映了情况,对所发现的问题提出了补救办法。1960年12月,中共中央西北局兰州会议后,邓宝珊带病到最干旱的定西地区视察,指导救灾工作。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邓宝珊身患疾病仍受到冲击,周总理闻讯,立即派飞机把邓宝珊接到北京治病休养。后因身患重病未能治愈,于1968年11月27日病逝于北京。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根据甘肃省、天水市政协委员会与故乡人民的期望,天水市人民政府在南郭寺森林公园修建了邓宝珊将军纪念亭。1984年,全国政协、陕西省政协和甘肃省政协联合编篡纪念邓宝珊将军的专辑,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了书名,并为在天水筹建的"邓宝珊将军纪念亭"题写了亭名,邓宝珊将军纪念亭现已被甘肃省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天水档案局
承办单位:天水档案馆
地址: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民主西路34号
   ICP备案号:陇ICP备1000089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