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天水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2024年10月10日 星期四
学术论坛

甘肃省天水市民俗之秦州鞭杆舞

发布日期:2023-09-05 11:27

011000029fwr.jpg

在秦州区秦岭乡斜坡村一带,至今流传着一种古老的秦文化——秦州鞭杆舞,这是秦人在长期放马畜牧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民间舞蹈,属于民间社火的范畴,舞蹈动作以养马时的放牧动作和一部分武术动作为基础融合而成,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史记·秦本记》中记载,秦人首领从中裔到秦非子都“在西戎,保西垂,居犬丘”,并以善养马著称。后来秦庄公、秦文公均居西犬丘、西垂,据《水经注》解西犬丘应该是位于今秦州区西南的杨家寺、秦岭一带。

鞭杆又称短棍,是武器中的一种,甘肃鞭杆最早起源和流传在陇南及天水一带。秦人在长期牧马的过程中将拿鞭子的动作演化成一种民间舞蹈,后逐渐形成了约定俗成的套路。

鞭杆舞通常为四人一组,最多时可有32人或64人同时舞蹈,舞者分为男女角色,动作各异,但现在流传下来的鞭杆舞的角色都以男性为主,女性充当鞭杆舞中的配角,动作较简单。秦州鞭杆舞者有强壮的身体和良好的武术基础,这样才能更好地表现鞭杆舞的剽悍、刚烈和粗犷。

秦州鞭杆舞只在每年春节时才由斜坡村村民们自发组织表演,以此表达他们祈福迎祥、期盼来年庄稼丰收、生活幸福的美好愿望。几千年来,鞭杆舞在数代相传下一直延续着,斜坡村人保持着对秦州鞭杆舞的热爱和承传,而如今由于饱受现代商业浪潮冲击,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娱乐方式的改变,年轻人都不热衷于这一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不愿意学习这种传统民间舞蹈,现在的表演者大多是年事已高的老人,如果不积极进行保护,秦州鞭杆舞很难传承下来。

在约3000年前,秦人先祖非子因在天水放马滩及秦岭山脉一带为周王室牧马有功,被封为周的“附庸”,号曰“秦嬴”,天水因而成为秦人历史的开端和秦王朝建国的起点。

《史记·秦本记》中记载,秦人首领从中裔到秦非子都“在西戎,保西垂,居犬丘”,并以善养马著称。后来秦庄公、秦文公均居西犬丘、西垂,据《水经注》解西犬丘应该是位于今秦州区西南的杨家寺、秦岭一带。秦州鞭杆舞是当时秦人亦牧亦兵,利用天水这个远离战火的“西垂之地”休养生息,不断自我发展、自我壮大的真实写照。悠久的历史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天水至今仍保存着许多秦早期文化的遗风,而流传久远的秦州鞭杆舞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

秦州鞭杆舞中含民间社火打花棍和武术的成分,而甘肃鞭杆最早在天水、陇南一带流行,天水社火历史更长,追溯秦州鞭杆舞也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现在斜坡村的鞭杆舞常用的曲子是《八度神仙》,这首曲子已经传唱了好几百年。在清晚期到民国初期,秦州鞭杆舞空前繁荣,当时秦岭乡一带的“老幼、妇孺皆会舞之”。

改革开放以后,秦州鞭杆舞受市场经济的冲击,表演队伍越来越少。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天水档案局
承办单位:天水档案馆
地址: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民主西路34号
   ICP备案号:陇ICP备1000089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