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名称:《郑氏通志》
收藏单位:天水市档案馆
内容赏析:
《郑氏通志》作者郑樵(1104-1162),字渔仲,世称夹漈先生。南宋兴化军莆田县(今福建莆田市)人。郑樵自少就绝意仕进,并立下远大的志向,闭门苦读古人之书,通晓百家之学。为此,他身体力行,绝意仕进,刻苦力学三十年。同时多次外出游历,探访名山大川,搜奇访古,开拓眼界,获取书本之外的丰富实践经验。这些都为他最后完成《郑氏通志》的撰写,奠定了广博的学识与深厚的基础。
绍兴十九年(1149),郑樵将自己撰写的关于“经旨、礼乐、文字、天文、地理、虫鱼、草木、方书之学”方面的著作,进献给宋高宗。因该书上起三皇,下迄隋朝,通修一书,故名曰:《通志》。《通志》二百卷,分为:“纪、传、谱、略”等。记事上起三皇,下迄隋朝,其《二十略》中,部分有载及唐宋的内容。具体目录依次为:《帝纪》18卷、《后妃传》2卷、《年谱》4卷、《略》52卷、《列传》142卷。《帝纪》记载三皇五帝至隋各代帝王事迹,《后妃传》记载西汉至隋各代后妃事迹,《年谱》记载三皇五帝至隋各代的重要史事,《列传》记载周至隋各代历史上重要人物的事迹。全书最有学术价值的部分,当属《二十略》。分别为:《氏族略》6卷、《六书略》5卷、《七音略》2卷,《天文略》2卷,《地理略》1卷,《都邑略》1卷、《礼略》4卷,《谥略》1卷,《器服略》2卷,《乐略》2卷,《职官略》7卷,《选举略》2卷,《刑法略》1卷,《食货略》2卷,《艺文略》8卷,《校雠略》1卷、《图谱略》1卷、《金石略》1卷、《灾祥略》1卷,《昆虫草木略》2卷。
《郑氏通志》是继司马迁《史记》之后我国历史上现存的第二部纪传体通史,与唐代杜佑的《通典》、元代马端临的《文献通考》并称为古代史书著名的“三通”。该书卷帙浩繁,规模宏大,资料丰富,体系完备。作为全书精华的《二十略》,其中氏族、六书、七音、都邑、昆虫草木五略,皆是前史所无,显示出郑樵的独创之功。郑樵以一平民身份,凭借一己之力,采前人之书,成一家之言,实属不易,《郑氏通志》对我国的古代史学史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如马端临的《文献通考》在体例上吸取了《通志》的成果,清乾隆年间所修的《续通志》和《清朝通志》,也是根据《通志》的体例和方法修成的。章学诚称赞《通志》是郑氏“别识心裁”的创作,“独取三千年来遗文故册,运以别识心裁,盖承通史家风,而自以为经纬,成一家言者也。”(《文史通义·申郑》)。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自有史学以来二千年间,得三人焉……在宋则郑樵,其学说在《通志·总序》及《艺文略》、《校雠略》、《图谱略》”。
天水市档案馆馆藏《郑氏通志》共21册,81卷,其中《帝纪》5卷、《年谱》2卷、《略》25卷、《列传》49卷。刊本及印刷时间不详,推断为清光绪年间上海图书集成局校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