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近期雷暴大雨频发和强降雨持续的极端天气,天水市档案馆深入贯彻落实甘肃省档案局关于汛期档案安全工作的部署要求,坚持“预防为主、防救结合”原则,采取五项措施,全力保障档案安全。
一、压实责任,强化组织保障
馆内严格落实档案安全责任制,紧盯关键点位明确岗位分工,细化风险防范责任,购置防汛应急物资。通过专题部署、动态天气监测,增强全员防汛意识,确保责任到人、措施到位,为档案安全筑牢思想与制度基础。
二、全面排查,消除风险隐患
组织开展档案库房拉网式排查,重点检查门窗密封性及防水措施。聘请专业人员对屋顶、排水系统等关键部位进行检测,及时修复渗漏点,疏通下水管道,从源头消除隐患。
三、完善预案,提升应急能力
模拟持续强降水引发的库房漏水、停电等险情,优化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进一步完善应急处置方案。同时加强监控设备维护,保障实时预警功能,提升险情处置效率。
四、精准施策,优化保存环境
汛期加强温湿度监测,采用数字传感器与校准设备确保数据准确。通过除湿机调控、密闭性检查等手段,将库房环境稳定在安全范围,保障档案长期保存条件。
五、严格值守,确保快速响应
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增派值守力量,要求全员通讯畅通。值班人员详细记录巡查情况,确保突发险情时人员迅速到位、处置高效。
天水市档案馆通过构建"责任落实—隐患排查—应急准备—环境调控—值班值守"的全链条防控体系,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汛期档案安全保障机制。下一步,我馆将持续密切关注气象预警信息,并将定期开展"回头看"检查,确保各项防汛措施落实落细。同时计划在汛期后全面总结工作经验,将临时性防汛措施转化为常态化管理制度,持续提升档案安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为全市重要档案资源的长期安全保管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