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期
(总第71期)
天水市档案局主办 2016年9月12日
【按】
7月22至24日,市档案局(馆)组织市、县区档案局(馆)长和业务骨干,先后赴白银市会宁县档案馆、兰州市档案馆和省档案局后库等地进行了学习考察。考察结束后,市档案局(馆)召开了总结交流会,与会人员结合学习考察情况,畅谈了自己的所见所闻和心得体会,总结了工作差距、学到的经验体会及努力方向。现将王雪瑞、彭忠红、陈晓荣、禹亭4位同志的交流发言予以印发,以期为各县区档案同行提供参考。
◆业务指导科科长王雪瑞:
学经验 补短板 立足当下抓提升
◆信息技术科科长彭忠红:
借鉴先进经验 推进数字化档案馆建设
7月22至24日,我参加全市档案系统考察队,先后赴白银市会宁县档案馆、兰州市城关区档案馆、兰州市档案馆和兰州市“红星照耀中国”档案专题展馆实地学习考察了馆库建设、档案馆业务建设、举办档案展览等各项工作,通过学习考察和观摩,切实看到了我们的差距,为我们今后搞好档案馆工作开阔了视野、打开了思路,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在馆库安全方面:相比我们参观的几个馆,我市各档案馆在馆库安全管理许多方面都还是传统管理方式,手段比较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消防设施方面。我们参观的几个馆和后库,都采用智能的自动消防系统,在消防设施方面投入很大。我市各档案馆还采用罐装干粉灭火器,没有火灾监控设施设备。二是防盗设施方面。除个别馆外,我市各档案馆普遍没有红外报警设施,主要还是靠值班人员值守。虽然有监控设备,但只能在事后查找线索,而不能防患于未然。在档案信息化方面:一是在档案数字成果利用方面。我市各档案馆还没有将数字化成果提供利用,兰州市档案馆已将数字化成果提供查阅利用,显示出了数字化成果,我们应该在这方面加快进度。二是数字化操作管理方面。兰州市档案馆和城关区档案馆采用服务外包的方式,管理制度很严格,比如设立了手机存放处,在工作期间,统一存放管理,便于档案信息的保密管理。三是加强档案数字化备份。兰州市档案馆采用硬盘、移动硬盘、光盘等不同介质的备份,而我们的备份手段单一,存在不安全因素。四是档案管理软件方面。兰州市档案馆原先使用泰坦档案管理软件,现在换成了量子伟业,主要原因是量子伟业软件可以使用多服务器,解决了存储空间的问题,我们目前还没有问题,长远看,会存在问题,我们要在这方面提前思考,研究解决的具体措施。在新建档案馆设计方面:一是如何建设绿色档案馆。省馆后库建设充分考虑了环保节能,利用楼顶空间,建立太阳能电站,电能完全做到了自给自足。二是如何建设平安档案馆。兰州市档案馆和省馆后库的消防、防盗等方面的做法,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提供思路。
◆征集利用科科长陈晓荣:
广泛学习外地经验,促进档案事业快速发展
这次实地考察学习,思想受到了震撼,深感受益匪浅,对档案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感受和体会。一是责任意识强。档案工作是极其普通而平凡的,档案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工作者必须具备强烈的责任意识。责任意识是工作的根本,是干事创业的基础,没有责任就干不好事。看了几个馆,深深地感受到了他们都具有的责任性和对工作的敬畏感,这点是首先值得我们学习的。二是具有崇高的敬业精神。敬业,也是衡量工作者思想品德的一把尺子。具备对职业的尊崇和敬爱,才能把工作做到极致,做到高点。档案工作比较枯燥无味,要做好它,需要的是觉悟和责任,还需要尊崇和敬仰,缺乏这两点,工作的成效会受到影响,也不会达到最高的标准,所以我们要学习兄弟单位工作者的孜孜不倦的敬业精神和不断进取的求索精神,打造坚韧不拔的工作作风,铸造对党的事业无私奉献的思想境界。具备了这样的作风和精神,才能克服工作中的困难和曲折,才能排除工作中的障碍。三是具有善于创新思维的精神。我们工作中存在的一大问题就是创新思维不够,探索精神不强。我们要学习他们不断创新,勇于实践的工作方式,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积极探索新的方法和思路,努力改革思维模式,把工作做得更好。四是积极争取主动,改进和完善硬件设施。硬件设施是制约事业发展的瓶颈,也是工作的内动力,我们要学习他们积极主动改进硬件设施,不断提高办公条件的做法。努力扩大管库面积,主动争取馆内各种设施的升级换代,是我们工作不断努力的方向。五是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提升自身能力。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我们要学习贵单位和老前辈对档案事业的孜孜不倦,奋力工作、不辞辛苦、静守兰台、默默奉献的崇高精神,向书本学习,向前辈学习,向社会学习,向实践学习。
◆档案管理科副科长禹亭:
学习先进模式 提高管理水平
在这次考察中,我主要就新馆搬迁、档案装具及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了重点学习考察,学到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取得了很大收获,其中有许多好的工作经验和方法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一是档案分期段存放。我局库房面积与所参观的各地档案馆库房面积相比明显过于狭小拥挤,所以在库房的布局和设备的购置更换上就有明显的局限性与制约性,在档案存放的方式上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兰州市档案馆将所存文书档案按永久、长期(30年)、短期(10年)分库存放,其目的就是在遇到重大灾害时,可以有重点的分批次抢救档案,在危急情况下可只抢救永久保存的档案而放弃长期和短期保存的档案。我觉得这种存放档案的方式是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的。二是档案展览亮点突出,讲解人员解说到位。举办档案展览是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形式,它以形象性、直观性以及广泛性见长,具有很强的宣传教育作用。为了使精心筹划、制作的档案展览能够较长久地留在参观者的记忆中,就要采取视、听结合,“实虚”并举的形式。“视听结合”包括参观者的“看”与讲解员的“说”相结合,无声的与有声的录像录音相结合。而且讲解员所说的不应当是展板上的解说词,而是对展板内容的补充或充实,是参观者用眼睛看不到的东西。就像我们参观“红星照耀中国档案专题展”“会宁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讲解员就讲述了许多档案以及照片没有反映出来的当时社会现象、历史现状。一张看似非常普通的照片后面,蕴含着怎样一个感人的故事,照片实物档案的捐献者背后的故事。这些都应该是我们学习与借鉴的地方。就像兰州市档案馆的档案展览,层次分明,主题突出,展览中文字性说明的东西简单扼要,图片背后蕴含的丰富内容我们都是通过讲解员的讲解所了解。三是库房索引标示牌标准。我个人觉得库房的索引标牌是根据各馆的实际情况所制做,其目的就是查阅者进入库房后一眼能看到所寻找的单位名称,在第几列框架上,能达到这个目的库房索引标牌的设置就是成功的。我局所设置的索引标牌与所参观的各个档案馆的索引标牌相比较而言是简单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