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七十载,天山南北谱华章。2025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回望波澜壮阔的奋斗征程,从戈壁荒原到绿洲沃土,从驼铃声声到高铁飞驰,这片占祖国约六分之一陆地国土面积的热土,沐浴着党的光辉,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在新疆发展建设进程中,新疆第一条由我国工程技术人员设计修筑的铁路——兰新铁路的建成,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它彻底结束了新疆没有铁路的历史,见证了新疆的发展变迁,犹如一条钢铁动脉,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
启程:各族人民的铁路梦想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档案馆保存着一份珍贵的档案:1953年,新疆沙湾三村读报小组得知兰新铁路动工的消息后,非常激动,给新疆省人民政府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这给新疆五百三十万各族人民,带来了光明幸福的生活前途。”他们捐款购买了毛巾、日记本等慰问礼物,希望由新疆省人民政府代为转交“劳苦功高的筑路工人同志们”。这封信洋溢着新疆普通群众对兰新铁路筑路工人的深切关怀和崇高敬意,更承载着翻身当家作主的各族人民对现代交通的强烈向往与渴望。
铁路是国民经济大动脉,是现代化进程中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近代以来,国内一些有识之士曾提出过修筑新疆铁路的设想或计划,但因种种原因皆未能实现。直至新中国成立之前,新疆这片广袤的大地上仍“没有一寸铁路”。1949年9月25日,新疆和平解放,开创了新疆历史的新纪元。10月1日,新疆各族人民和全国人民一道,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在共和国旗帜的照耀下,各族人民企盼已久的铁路梦终于照进现实。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就把修建西北铁路列为国家重点项目。1952年9月,为庆贺天兰(天水—兰州)铁路通车,毛泽东主席写下“庆贺天兰路通车,继续努力修筑兰新路”的题词。10月1日,在兰州举行天兰铁路通车典礼的同时,举行了兰新铁路动工仪式。这一消息如春风吹遍新疆大地,远在天山南北的各族群众欢欣鼓舞、满怀期待,憧憬着铁路通车带来的美好未来。
攻坚:钢铁动脉的艰辛铸就
兰新铁路东起兰州西站,向西跨黄河越乌鞘岭,过红柳河进入新疆,经哈密、鄯善、吐鲁番西行,在后沟至达坂城穿天山到达乌鲁木齐,西延至阿拉山口,全长2349.77公里,在新疆境内有1212.49公里,是连接新疆与其他省(区)市的第一条钢铁大动脉。
为了早日修通兰新铁路,1956年,承担修建任务的铁道部第一工程局(1958年更名为铁道部乌鲁木齐铁路局)就已到达疏勒河至红柳河之间的地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部队也奉命到红柳河至哈密间参加路基和桥梁施工。铁道部第一工程局提出了“一年跨天山,两年通国境,三年扫尾交运营”的口号,掀起了以技术革新、技术革命为中心的“比、学、赶、帮、超”活动和力争上游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在新疆境内,兰新铁路沿线穿越了戈壁、高山、荒漠,以及冰冻、大风等自然灾害频发地区,筑路大军面临着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干旱缺水、交通运输不便等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生产和生活条件极为艰苦。但筑路大军以“叫河水让路、让高山低头”的气概,经受住了酷暑、风沙、雨雪和严寒的考验,风餐露宿,日夜奋战,用汗水和热血铸就着这条希望之路。
打通天山隧道群是兰新铁路在新疆境内的关键工程之一。隧道位于山腰,地形险峻,工作面狭窄,筑路大军采取桥涵、路基、隧道错时施工的办法,仅用8个月时间,就全部打通了天山12座隧道。据统计,兰新铁路兰州至乌鲁木齐段共完成路基土石方7561万立方米,修建隧道20座、桥梁775座、涵管2529座,如此大的工程量在世界范围内也属罕见。
兰新铁路的修建还得到了新疆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援。1958年4月,《新疆日报》发表社论《欢呼兰新铁路进疆》,动员各族人民支援铁路建设。同年7月,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号召各族干部、群众、学生、军队义务修建兰新铁路。自治区及乌鲁木齐市机关团体、厂矿企业、学校等,先后有1.3万余人在达坂城、芨芨槽子一带义务筑路61公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抽调1万余人在白杨河修路基70.7公里,新疆军区部队在大河沿至后沟间修路基31公里。这些支援行动大大鼓舞了筑路工人的劳动热情,进一步加快了修建进度。
1958年7月,兰新铁路铺轨到甘新交界处的红柳河,开始进入新疆。1962年12月,铺轨至乌鲁木齐。1963年1月,乌鲁木齐站开始办理客运业务。1985年5月,兰新铁路西延线动工修建,1990年9月通车至阿拉山口,与苏联土西铁路(今在哈萨克斯坦境内)接轨,贯通第二座亚欧大陆桥。历时38年,兰新铁路终于修筑完成,承载着进出疆所有的铁路客运、货运任务。
腾飞:边疆发展的时代新篇
以兰新铁路为起点,新疆铁路继续向南北疆延伸。1974年南疆铁路开工建设,1984年南疆铁路吐库(吐鲁番—库尔勒)段贯通并开通运营。2014年,兰新高铁通车运营,新疆由此跨入高铁时代。2020年12月,阿勒泰—富蕴—准东铁路通车,北疆铁路环线闭合。2022年6月,和若铁路(和田—若羌)通车,南疆铁路形成环线。在70多年来的发展进程中,新疆铁路运营里程达到9500多公里,通达所有地州市,覆盖全疆80%以上的县级行政区,形成了“一轴(兰新铁路、兰新高铁主通道)、三出疆(中部兰新线、北部临哈线、南部格库线)、两环(北疆环线、南疆环线)、两对外(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口岸)”的铁路网格局,东联西出的铁路网日益完善。
兰新铁路的建成通车以及新疆铁路网的形成,扭转了新疆交通运输落后的局面,深刻地改变了新疆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面貌,加强了新疆与其他省(区)市的经济文化交流、物资流通与人员往来,带动了能源资源开发、特色优势产业、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等产业的发展,推动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和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汽笛长鸣,报道着新疆铁路发展的喜讯;车轮欢唱,奏响了自治区成立70年的赞歌。70多年来,新疆铁路从无到有,日新月异,飞速发展。新疆铁路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新疆各族人民的高度重视与亲切关怀,彰显了祖国大家庭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推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档案馆供图
(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档案馆)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5年9月26日 总第4346期 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