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壹,宇元叔,东汉汉阳西县(今秦州区西南)人。生卒不祥,据《后汉书·文苑列传》载:元叔,约生活在东汉顺帝至灵帝时期。东汉辞赋家,任过汉阳郡计吏。
赵壹出生寒门,据《后汉书赵壹传》载:“壹,体貌魁梧,身长九尺,美须豪眉,望之甚伟”,为人耿介,落拓不羁,文辞过人,恃才倨傲,为乡绅豪杰所排斥,曾多次触犯封建统治者“屡抵罪,几至死”,多亏友人援救,才得以幸免。
赵壹爱憎分明,蔑视封建礼法,不趋炎附势。东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年),举荐为汉阳郡的计吏,携带本郡计簿到京师 (洛阳)接受考核,司徒袁逢接见他们,计吏数百人都跪伏于庭院之中,独赵壹长揖不拜。袁逢很是惊讶,遣随从责其无礼,赵壹说:“当年郦食其见汉王,也只是长揖罢了,我今天对三公作揖,有什么责怪的呢?”袁逢昕后,很赞赏赵壹的人格,待为上宾。当问及西边的事务,赵壹对答如流,很令袁逢满意,于是向在座的人说:“这是汉阳的赵元叔,满朝文武没有人能够超过他”,众人对他刮目相看。
赵壹公事毕,多次拜访当时的名士、河南尹羊陟(羊陟为官清廉,乃"党人"中的头面人物,"八顾"之一,声望很高),竟被拒之门外。最后羊陟勉强让赵壹进见,赵壹登堂入室,却见羊陟卧床未起,赵壹说:"我赵壹隐伏西州,仰慕您已经很久了。于今有幸见面,您却突然去逝了,也是命该如此了!"接着就大声嚎哭。门下众人都非常吃惊,急忙跑进来观看。羊陟觉得赵壹不是一般人,就起身整衣下床,一番谈话后,非常惊奇赵壹的才能,连声称赞说:"你早该出山了。"第二天一早,羊陟带领大队车骑随从,持拜贴回拜赵壹。当时各郡计吏大多车马帷幕,装饰华丽,只有赵壹一辆破车用草遮蔽,赵壹本人就在车旁露天住宿,请羊在陟车前坐下,左右随从无人不叹息惊愕。羊陟和赵壹高谈阔论,一直到日暮黄昏,才非常高兴地告辞。临别时羊陟拉着赵壹的手说:"你这块璞玉,若不自我表白,也定会有人泣血相荐。"从此,羊陟就和袁逢共同称颂举荐赵壹。因此赵壹名声大起,震动京城,士大夫们都想一睹赵壹的风采为快。
在西归途中,路径弘农(今河南灵宝县南)时,赵壹去访问当时的太守黄甫规(甘肃人),门卫没有及时通报,赵壹就扬长而去。黄甫规知道后大惊,急写信谢过,信上说"下笔气结,汗流竟趾",并派主簿赶去运河迎接,但赵壹回信称有病,不能久候,再没有去见黄甫规。
回家以后,官府多次重金征聘,赵壹都谢绝了,史曰"州郡争致礼命,十辟公府而不就",赵壹一直廉洁自律,过着淡泊清贫的生活,爱国忧民,直到"终老于家"。
赵壹既不同流俗,又不乏知交,热心文学创作,常以辞赋答谢友人。抨击时弊,抒发情怀。一生著作有赋、颂、箴、谏、论、杂文等。《隋书》谓元叔有集三卷,《旧唐书》和《新唐书》均谓《赵壹集》二卷十六篇。《宋史》中不再著录,《赵壹集》很可能佚于宋元。现传世作品《刺世疾耶赋》、《穷鸟赋》等名篇以生动泼辣的文字,简明扼要的阐述,像一把匕首,锐利地指向封建制度,一针见血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从文学发展史的角度看,赵壹处在两汉文词宏富、铺张华丽的咏物大赋向汉末抒情小赋的转变时期,其《穷鸟赋》与《刺世疾耶赋》与张衡《归田赋》等均为这一转型期抒情小赋的代表作。同时,赵壹又是最早研究书法理论的人,《非草书》是赵壹研究草书的重要文献,唐代张彦远的《法书要录》、北宋朱长文的《墨池编》及《太平御览》都曾辑入和引用,尽管赵壹是站在正统立场上来批评草书的,有明显的局限性,但将书法艺术和书法现象引人理论,赵查是中国第一人。